周子軒:蟋蟀生活史

灌蟋蟀

  

  那天聽仲衡媽媽說起灌蟋蟀的事,我放了厚厚的土壤,讓蟋蟀住在裡面,第一天牠們練習在挖洞,挖了好多個淺淺的洞,但是土壤深度不夠,不算成功,所以又加了一些土,可惜的是,蟋蟀不喜歡第二次的土,所以不鑽洞了,不知道牠們是如何選擇土壤的?

  小蟋蟀在土裡挖了很多小洞,我用水槍噴泥土時,牠們就會從洞中跳出,好像灌蟋蟀一樣,所有的小蟋蟀都跳得好高,真有趣,不過媽媽說那麼多的蟋蟀,看起來很噁心,我們欣賞的角度不同喔

  小蟋蟀的洞口都是斜的,大概45度斜角,爸爸幫我量泥土深度,大約0.5公分到1.5公分,依不同大小有不同的洞,所以洞應該是當成家的,而不是像螞蟻一樣的通道。牠們是幾隻小蟋蟀一起挖一個洞,洞是凹進去的,洞口很大,而且看起來有點像屋頂似的。(1)

(1)土壤挖洞

 

鬥蟋蟀

 

 

觀察情形

把兩隻公蟋蟀放在同一個地方 蟋蟀並不會打架(2,3)

(2)戰鬥一號

(3)戰鬥二號

兩隻公蟋蟀放進同一個較小的飼養箱 剛開始牠們對彼此不熟悉,所以會先發出叫聲,以宣告自己的勢力範圍,如果空間不夠,就會打起來。(4)

(4)互相宣告

用鏡子把一隻蟋蟀圍起來 蟋蟀對著鏡子裡的蟋蟀振動著翅膀,發出很大的叫聲(5),經過兩分鐘後,爬過鏡子跑走了。

(5)對鏡子生氣

用鏡子把兩隻蟋蟀圍起來 一隻較大的蟋蟀,很兇,撐開六足,伸直觸鬚(6),一直大叫(7),另一隻就趕快逃跑。

(6)伸直觸鬚

(7)生氣的蟋蟀

用鏡子圍三隻蟋蟀 較強的蟋蟀只針對一隻蟋蟀爭吵,拱起身體,振動翅膀大叫,而第三隻蟋蟀躲到一旁,沒有參加戰爭,大概兩三分鐘後,就分別想爬離戰區。
蟋蟀戰備狀態: 振動翅膀,大聲叫,宣告自己的勢力範圍,六足撐開,挺起身體,觸鬚豎起伸直,準備打架。  
蟋蟀互相靠近: 張開小顎,偵測前方弟敵人或判斷食物味道。
蟋蟀打架姿態: 張開大顎,前足翹起,撲向對方。(8,9,10)

(8)我們在打架

(9)我們在打架

(10)我被打了

戰勝蟋蟀 : 留在原地,振動翅膀,連續大叫,表示勝利。  
戰敗蟋蟀 : 想辦法逃離現場,此時特別會攀爬,可以快速爬出鏡子圍牆。(11)

(11)翻牆開溜

(12)小顎的用途在於辨別前方的物品,近距離的[參考一]  

(13)大顎是用來咬取食物和攻擊對手[參考一]  

 

自然狀態

 

  我把公蟋蟀集中,準備鬥蟋蟀,所以就放兩隻已交尾過的母蟋蟀放在一起,結果幾天後,牠們產下的卵孵成小蟋蟀,是一大堆,約有40隻:(14)

(14)

爸爸把衛生紙換成廚房紙巾,母蟋蟀不產卵了。大約三天後,小蟋蟀減少的速度很快,和上次的第二代一樣。爸爸檢查廚房紙巾,一樣不產卵。又過了三天,小蟋蟀越來越大,減少速度變慢,母蟋蟀好像和牠們和平相處。

蟋蟀會用前面的大顎小顎清潔自己的足部(15),好像小動物一樣。

(15)清潔足部

 

蟋蟀的叫聲—(續)

 

  蟋蟀的叫聲除了代表的意義不同,牠們在剛羽化的聲音比較薄,又小聲,等到一星期過後,牠的聲音變的很響亮,而且會越來越宏亮,叫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一次可以叫好幾分鐘,我們都會被吵醒呢

  等到牠連續叫一星期到10天後,牠會開始變小聲,然後好像變老了。

  我的蟋蟀第二代,好像開始老化了,有些長得比較快的,都已經死掉了,而且會被吃掉(16),長最慢的那一隻,到現在還沒羽化,還是一隻若蟲而已,牠們的變化速度是差別很大的,可是可能因為有問題,也被別的蟋蟀攻擊,好像受傷了……

(16)殘忍的互食

 

公蟋蟀的紋路

 

我發現蟋蟀的紋路會因為年紀而更深更亂,只要看翅膀上紋路深淺,就可以分辨那一隻比較年輕,爸爸說是不是和他的皺紋一樣呢?

再比較一下尾部的翅膀尖端,較老的蟋蟀比較亂,較年輕的成蟲比較整齊。(17)

(17)

我的參考資料

參考一:徐堉峰編譯,昆蟲學概論,合記圖書,2002

參考二:網站:草原的提琴手

參考三:張永仁,昆蟲圖鑑小百科光碟版,遠流,2002.10.

參考四:網站:南港國小校園昆蟲網

參考五:楊平世,昆蟲資源調查手冊,行政院農委會,民85.06

 

快速跳頁: 自我介紹  報告1  報告2  報告3  報告4  報告5  報告6  報告7  總結報告
Arrow_l 回小小觀察家名單

觀察報告 arrow_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