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很高興有機會成為「小小觀察家」,這個活動提供了我一個完整觀察植物(葫蘆瓜)成長的機會。因為我就住在台中縣豐原市,舊地名是「葫蘆墩」,這是我選擇葫蘆瓜的成長作為觀察對象的原因之一。我非常幸運能夠在四個月內種出成果,因為親自栽種、觀察,使我得到許多在書本上找不到的珍貴的資料,也讓我獲得許多的樂趣和成就感。我希望能將這次觀察活動的心得提供給本市作為推廣栽種葫蘆瓜方法的參考。

貳、研究內容:如下流程圖


 

參、觀察心得報告


由於我們在四月初才開始育苗,已快錯過扁蒲最佳育苗時機,幸好我們在種子店買到日本進口「千成兵丹」的種子,這是一種小型觀賞用的葫蘆,雖然栽培期間遇到許多的問題,但仍舊很順利地在二個半月後開花結果。這四個月剛好讓我們完整的觀察到蒲瓜成長的過程。下列幾點是我蒐集的資料及觀察到的心得。

蒲瓜小檔案:

    蒲瓜是世界性古老的作物之一,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約在25~28℃。

    蒲瓜分為四大類:

    (一)果實長的稱「瓠」。 (二)圓的稱「匏」。

    (三)扁圓形的稱「扁蒲」。(四)上下粗而中間細的稱「葫蘆」。

    本次活動觀察的為葫蘆形的蒲瓜。

蒲瓜(葫蘆)的一生:

    觀察品種為「千成兵丹」,培育期間為四月初至七月底。

     

    1.蒲瓜種子

    2.種子浸泡水中24小時

    3.濕布包裹催芽約二~三天發芽

    圖一 種子

    圖二 泡水24小時

    圖三 用濕布包裹催芽

    4.將初芽向下播種於育苗盆內再輕覆一層細土

    5.約三~四天長出子葉

    6.待本葉長出三~四枚時便可將幼苗定植

    圖四 初芽向下播種於育苗盆內

    圖五 子葉(雙子葉)

    圖六 蒲瓜葉互生、心形

    7.蒲瓜植株成長迅速待爬至棚架上便可摘芯

    8.蒲瓜莖蔓在棚架上分生子蔓、孫蔓並長出花苞

    9. 蒲瓜雌雄異花

    雌花花托肥大,酷似一個小果實

    10. 於授粉後結果

    圖七 摘芯

    圖八 花苞

    圖九雄花、雌花

    圖十 葫蘆果實

春節前大寒是種葫蘆最佳節氣。但是近年來氣候日趨溫暖,幾乎全年都可以栽培,只是在氣溫較低時,蒲瓜成長緩慢且結果較少。

種植環境比較

    1. 依日照方式區分:
    2. (1)戶外:日照良好、蒲瓜成長快速。
    3. (2)半戶外:例如:陽台,日照不夠,蒲瓜容易長白粉病,但若通風良好,蒲瓜仍舊可以成長,只是成長速度較慢,結果較少。我栽種在陽台編號A8的植株便因為嚴重白粉病,現在已經快要凋謝了,它只有長出一粒葫蘆果實,體型很小。

    4. 依場地區分:
      1. 園圃:由於蒲瓜是淺根性植物,根向兩旁擴展延伸,對植株成長較好。但需注意,花圃日照是否充足?土壤排水是否良好?
      2. 盆栽:盆栽栽種的蒲瓜葉片及果實都比較小,但只要肥料足夠也能成長良好。盆栽最大的優點就是當颱風來襲時,可以移入安全的地方,避免風災的摧殘。
栽培方式比較

    蒲瓜栽培方式有下列兩種:

    1.匐地栽培:這是屬於比較經濟的栽培法,若有田園空地以鋪草匐地方式種植,除較經濟、節省成本外,所生出的果實外形會有較多的變化。

    2.棚架栽培:一般家庭用此方法為宜。該法所生出的果實形狀較一致,因果實垂吊比較不會變形。

    由於我所栽培的蒲瓜品種為小型葫蘆,主幹細小,不宜搭太高的棚架,建議棚架高度約在90~100公分。

整枝觀察

    1.進行摘芯可以促進分生子蔓,提早結果或增加結果率。

    2.我們將葉片盡量摘除,發現摘除葉片的附近卷鬚都枯萎了,植株A1因為被摘掉很多的葉片,沒多久就陣亡了。

    3.B2植株採匐地成長,側蔓長出了又粗又短的根莖,我們選擇二處在長出粗短的根莖處覆蓋泥土並施肥,約過四天以後,這二處覆蓋泥土的地方已經分生許多的莖蔓,而且葉片肥大。

觀察蒲瓜(葫蘆)開花及授粉方式

    蒲瓜於栽種後大約二個半月開花結果,比較特殊的是蒲瓜在傍晚開花,隔日早晨凋謝,花冠白色共五瓣,雌雄異花,雌花花托肥大,像一個小的果實。蒲瓜晚上開白花,可以吸引夜蛾前來授粉,也可以使用人工授粉,可以利用毛筆沾取雄花的花粉再輕塗於雌花的柱頭,便可完成授粉。如果授粉不完全,果實就會發育不良。

病蟲害防治

    蒲瓜的病蟲害很多,尤其是像我所栽培的小葫蘆品種,更是體弱多病。目前我所遇到可以辨識的有下列幾種:1.白粉病。2.蚜蟲。3.蕃茄斑潛蠅。4.瓜螟。5.薊馬。6.瓜實蠅。

    這些病蟲害的資料,我在觀察日記中有很詳盡的記載,請大家參考第四、第六及第七次的觀察報告。

葫蘆果實收成

    一般食用的蒲瓜結果後約十天左右便可採收。食用的蒲瓜品種經改良目前有永樂及長樂兩品種,抵抗力強、結果力強,肉質甜美細緻。蒲瓜果肉能強壯骨骼及牙齒,多食無害。

    我所栽種的是觀賞用的小葫蘆,所以不急著採收,等到莖蔓乾枯,再採收

    便可。我採收葫蘆後便用鐵湯匙將外皮刮去,再晾曬起來。(圖十一、十二)有的果皮不夠硬,曬了以後變乾扁、皺起來,有的甚至發霉、潰爛了。剖開成熟的葫蘆,果肉不多,倒是種子很多,這時種皮已經很硬,可以將種子曬乾後、儲存起來,等以後再播種。

    圖十一 幫葫蘆刮去外皮 圖十二 晾曬的葫蘆

     

我總共種了16株葫蘆瓜苗A1~A8、B1~B8,幾乎每一次豪雨或風災或病蟲害的侵襲後,蒲瓜都會有一株陣亡,所以到七月底我清點一下,目前剩下A2、A3、A4、A6、B2、B6、B7共7株,這7株成長良好,現正在陸陸續續結果實中。

肆、觀察期間所遭遇的困難與建議 


  1. 最大的困難就是發生病蟲害時因為缺乏專業知識及精密的觀察儀器,使得許多病蟲害現象無法防治。施肥元素比例不好掌握也是讓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2. 下列幾點是我這段觀察期間的心得與建議,希望能在此跟大家分享:
    1. 要開始種植時,最好先消毒種子及土壤。我因為沒有預先做好消毒步驟,所以吃足了苦頭。
    2. 種植蒲瓜的環境盡量不要有其他植物,尤其是絲瓜與蒲瓜種在同一棚架,蒲瓜便不會結果。台灣有句俚語:「人哪ㄙㄨㄟ,種蒲仔生菜瓜」。這是真的喔!
    3. 最好採一蔓一果,長出來的果實較肥大。
    4. 蒲瓜種植的環境必須日照充足,排水良好,最怕積水,所以有種植經驗的農夫都會將土堆成一堆一堆的將瓜苗種在上面,如果連續下大雨,蒲瓜的根就不會因為泡水而死掉。
    5. 如果不想施用農藥,建議可以使用菸草絲泡水經常噴灑在葉片上,可以有效預防白粉病及蚜蟲等病蟲害。也可以用植物提煉的香精驅蟲。也可以利用捕蟲燈或在枝架垂釣樟腦丸等。剛著果時,可以用紙袋套在果實上,避免蜜蜂叮咬或成為孵化幼蟲的溫床。
    6. 如果採匐地成長方式最好在下面舖上一層乾稻草,避免果實接觸地面而受損潰爛。
    7. 應依蒲瓜品種決定棚架高度,我搭的棚架太高,主蔓還沒爬上棚架就已經分生許多側蔓,有幾顆葫蘆還長在棚架下面真是讓我糗呆了。要讓蒲瓜攀爬的支架不要太粗,否則蒲瓜的捲鬚不會去爬支架。

伍、觀察中產生的疑惑


我在開始種植時,有許多不懂的地方,經過四個月的觀察,很多問題都有了答案,可是卻又產生更多的疑惑,例如:

  1. 是否有些病蟲害與所施的肥料有關?
  2. 為何同一株的蒲瓜會長出不同形狀的果實?
  3. 葫蘆的種子有的形狀很平順、有的形狀是歪歪翹起來的(圖十三),這會不會決定葫蘆果實的形狀?

圖十三 挖出的種子形狀   

 

陸、感恩與回饋


第三屆「小小觀察家」的活動即將告一個段落了,在這段期間,我運用了大部分在校所學的知識,因為種植蒲瓜(葫蘆),我必須研讀植物的相關資料,注意氣象的變化、因為植物病蟲害的防治而對一些病菌及昆蟲必須加以了解,因為要在網路上發表,我得在電腦下工夫,最重要的是要寫觀察報告,我必須提升我的語文能力和表達能力。現在想起來,覺得很不可思議,我因為參加「小小觀察家」的活動,竟然能得到這麼多的訓練與能力。

當然我要感謝一直陪伴我觀察的家人和陳雅卿老師,陳忠秀校長的大力支持和關心,還有林宣宏先生、林株斌先生、江宗慶先生和郭奇康老師熱情的指導。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感謝我的輔導老師莊玉梅老師及「科學小芽子」小胡桃姐姐和工作人員,如果沒有他們的輔導和協助,我就不可能擁有如此豐碩的成果。現在我覺得「學習」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希望我能有機會再次參與「小小觀察家」的活動。

柒、參考書目


  1. 薛聰賢,「蔬香果樂」,p.180,台灣普綠出版部,1996/6。
  2. 薛聰賢,「台灣蔬果實用百科1」,p.104,台灣普綠出版部,2000/3。
  3. 張永仁,「昆蟲入門˙昆蟲圖鑑」,遠流出版公司,1998。
  4. 鄭春元審訂,「植物的秘密」,牛頓出版公司,1993。
  5. 江柏,「台灣蒲仔情」,江柏叢書集,1999。
  6. 鄭安秀,「瓜類病蟲害及防治」,台南區農業專訊,第10期,p.13~16。
  7. 黃靜雪,「蒲瓜」,園藝之友,第90期,p.33~34,2002/3。
  8. 郁宗雄,「葫蘆上半段常見不肥大」,園藝之友,第90期,p.39~42,2002/3。
  9.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http://www.tari.gov.tw/techcd/蔬菜/果菜/扁蒲。

 

快速跳頁:  自我介紹 報告:

Arrow_l 回小小觀察家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