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瑜我是李欣瑜(右邊是我的照片),我就讀基隆市仁愛國小六年級,我已經參加過兩次小小觀察家活動,我覺得我好像對自然觀察有點「上癮」了!有時候,會在校園裡發現一些奇怪的生物,同學們總是驚聲尖叫,「噁心」連連,而我卻是滿懷好奇,想要弄清楚牠到底是何方神聖,因而成了同學口中的「怪胎」。這次我不但要再接再厲,還要帶領弟弟一起共享探索科學、觀察自然的樂趣,剛好弟弟的自然課有一個單元是「養蝌蚪」,而我們社區的戲水池就是青蛙或蟾蜍的繁殖聖地,每到繁殖季節,便有許多蛙卵、蟾蜍卵和蝌蚪,所以我們就選擇蝌蚪的變態過程來當這次的觀察主題。



我是李致詮(下面是我的照片),雖然我才小學二年級,可是我已經當過兩年姊姊的助手了,而且我會畫圖、中文打字和上網,我也常看科學圖書。春天一到,我就叫媽媽帶我去找蝌蚪了,在報名參加「小小觀察家」活動時,我就已經有一缸蝌蚪和一缸青蛙卵(說不定是蟾蜍卵呢!)了。後來我把一些蝌蚪帶到學校給老師上自然課用,在兒童節那天,我又去撈了一些蝌蚪,我希望可以把牠們養成大青蛙(或大蟾蜍),我也希望能找到盤古蟾蜍的蝌蚪。李致詮

觀察研究的題目:我是誰的寶寶?--各種蝌蚪變態過程的觀察

研究動機:

每年三月到十月間,我家社區的戲水池中常常可見到蛙卵和蝌蚪,前年和去年我們發現了三種不同的蝌蚪--灰色、黑色和透明的,我們去年把透明的蝌蚪養到變態成青蛙,可是我們沒有仔細的紀錄牠的變態過程。藉著這次的觀察活動,我們想觀察並記錄不同蝌蚪的變態過程,也很想知道牠們到底是誰的寶寶!

研究目的:

1、 尋找各種蛙卵和蝌蚪,觀察、比較牠們變態的過程及所需的時間。
2、 紀錄找到蝌蚪的時間和採集地點的環境特性,等蝌蚪變成青蛙或蟾蜍 後,也許可以推論出各種蛙或蟾蜍喜歡的產卵場所。
3、 我們希望可以知道各種蝌蚪吃的食物是否不同。
4、 蝌蚪生長的水池中還有其他的生物,我們想順便觀察一下哪些是蝌蚪的敵人,哪些是蝌蚪的朋友。

觀察研究的方法:

1、 選擇幾個地點,在不同月份去尋找蛙卵或蝌蚪,並仔細觀察附近是否有哪些青蛙或蟾蜍的身影,應該有助於了解各種青蛙或蟾蜍的繁殖季節和地點。
2、 紀錄觀察期間的氣溫、水溫和天氣狀況,觀察溫度的差異是否會對蝌蚪的變態過程有所影響。
3、 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蝌蚪變態的過程,並拍照或畫下來,盡可能詳細紀錄所有的觀察結果。
4、 用各種不同的食物(如落葉、蔬菜、魚飼料、米飯等)餵蝌蚪,比較一下對牠們的成長是否有影響。
5、 蒐集有關青蛙或蟾蜍的資料,以便對照我們的觀察結果,讓我們的報告內容更豐富而充實。

快速跳頁:報告


Arrow_l 回小小觀察家名單   下一頁 arrow_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