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朝

(2003/11/26  AM10:00~10:30 播出)

來賓/小胡桃姐姐(本站站長) 主持人/賴素燕(小燕子)

  我要收聽(請調整至第40分鐘開始收聽,檔案格式為.asf,收聽期限至2004/01/24止)

 

我們一般人,很少去想這些問題,我們的生命一直是眼前這樣嗎?我們的地球一直是眼前這樣嗎?其實不然,世間事,真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動」。

早期的地球環境:

  • 「氧氣」──最早、最嚴重的全球空氣污染浩劫,早期可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生物出現後,所產生的微量氧氣,對其他種古老的原生生物具有致命的毒性,因為它會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具毒性的過氧化氫;後來才演化出依賴氧氣維生的物種;地球上的氧氣含量是一直累積到約四億年前,才大約到達目前大氣中的含氧比例。
  • 沒有植被的地表,地球光秃一片的年代-有人類以來,地球表面上一直不乏綠油油的生活環境,但是若我們把時間更往前、往前推,植物是在距今約四億多年前才悄悄從水域登上陸地的,在這之前冗長的地質年代中,地表是一片光秃,甚至沒有「土壤」!因為現在四處可見的土壤,主要是植物根系深入岩石、日積月累所產生的結果。
  • 只有風聲的寂靜世界──你能想像地面上到處靜悄悄、只有風聲呼嘯的年代嗎?地球上的生命源蘊生於海洋,而陸地上最早出現的動物聲響,應該是昆蟲的鳴叫聲。
  • 盤古大陸-我們的世界地圖,並不是永久固定的!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陸地板塊不斷的漂移、換位,世界各大陸分分、合合,海平面也上上、下下。例如,二疊紀末期世界各板塊合成一個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幅員遼闊的內陸地區水氣不易到達,多處形成乾燥或沙漠地區。  

恐龍王朝夾在二疊紀與白堊紀的兩次大滅亡事件之中。科學家推測,在二疊紀的末期,板塊相互踫撞、擠壓,造成頻繁的火山噴發、海嘯等災難事件,再加上盤古超級大陸的形成,形成乾燥寒冷的氣候,許多生物族群皆陸續滅絕,約只有百分之五的物種生存下來,稱為「大死亡時代」。恐龍的祖先不但能夠捱過當時惡劣的環境,並在其他生物滅亡後競爭減少,而日漸繁衍強盛,其後代更成為往後整個中生代的陸上霸主。這兩次大滅亡事件,前一次(二疊紀末期)造成恐龍的崛起機會,後一次(白堊紀末期)則造成恐龍及大型爬蟲類的衰微(以及哺乳動物的崛起);目前最盛行的推論是,在白堊紀末期,一顆巨大的隕石墜落地面,前後引起一連串的災難,包括火山噴發、海嘯、氣候丕變等,1990年,科學家在墨西哥外海發現了一個直徑二百公里的巨大隕石坑,並推測如此強烈的撞擊,所揚起的灰塵飄浮在空中,可能會遮蔽日光長達四、五年之久,使得地球處於寒冷與黑暗之中,植物沒有足夠的日光,動物更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而奄奄一息。在這場浩劫中,原本強盛、壯大的恐龍家族,日漸衰弱、凋零,反而一些個兒小、夜行性的哺乳動物(也正是現今哺乳動物的祖先),順利渡過了這場危機,成了這次生存競賽的贏家之一,牠們的後代也在接下來的時代中「稱霸武林」,直到現在!

空間與環境資源的競爭,正是生命「此消彼長」的最主要原因。

 

 連結至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