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水族展示

(2003/11/05  AM10:00~10:30 播出)

來賓/謝其衡(花蓮海洋公園水族展示規劃者之一) 主持人/賴素燕(小燕子)

  我要收聽(請調整至第40分鐘開始收聽,檔案格式為.asf,收聽期限至2004/01/03止)

水族箱的經營是一種應用科學,而非基礎科學,因此它結合了生物的飼育與展示設計兩大部份,而其展示設計部份又可分為大型的公共展示及在家中的小型水族箱的設計;大型的公共展示應由專業人員來負責,因為其牽涉到許多複雜的設計面,例如公共安全問題、公眾視覺設計、被飼育的生物的健康與安全,如果被展示的生物活得不並健康、病懨懨的,那就是一個很失敗的展示。

而在家庭中的小型展示部份,我們發現,台灣目前的居家水族飼養的觀念,還有一些改變、成長的空間;因為,我們往往侷限於飼養技術的探討,這會矮化我們的視野,使其淪為「魚類飼養」(其實,我們台灣的水產養殖技術是全球頂尖的喔!),人類早在一百多年前(大約1870年代),就已經出現這樣的展示概念!當時,大部份的魚類捕獲後,大部份都已死亡或很快就死亡了,所以,有人就將撈獲的魚類,放入缸中,加點水,就像「活化石」或「活體展示」,意義不大;令人驚訝的是,一百年後,在台灣我們還留著這樣的展示概念,例如,有人養著滿滿一缸的血鸚鵡,其他什麼都沒有,難道就只是看牠們在缸中游來游去而已嗎?其實,展示的景觀之美,可以不只如此而已;演進到了1920年代,水族展示的概念與技術都有些許的突破,光是活體展示似乎是太單調了,因此開始在水族缸中,擺放一些生物在其原本自然生活環境中的植物或其他元素,看起既漂亮又合乎「魚」性;在我們中國人的文化中,「魚與水」又帶了一個「財」,許多人在一個缸中養了許許多多的魚,希望是財源多多;但是如果我們換另一個角度想,魚貪多了如果養死了,那是不是財源就沒了?!!所以既然要養牠,就要好好的愛牠,怎麼樣讓牠健康地生活;其實,如果我們將水族箱佈建成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的話,魚兒活得好,就可以自然繁衍、生生不息;我們可以配合魚種的自然習性來設計造景,假設牠喜歡躲起來,那我們就放置一些石頭讓牠去躲,若牠喜歡在草叢裡鑽動,那就多種一些水草,牠住得舒服就會健康,這就是第二代的所謂「生態造景」,在此概念中,觀賞者與生物之間還有一個介面在,就像我們看電視還有一個框框框住一樣。後來,演進到第三代的展示觀念就是我們觀賞者進一步和被展示的生物結合,例如,展示亞馬遜河流域的生物時,遊客站立的點上方就有樹的佈置,展示海岸生態時,遊客所站立的地面四周就舖有海砂,使得觀賞者有身入其境的臨場感;其實,這樣的展示概念,在陸地上的動物園展示已使用的相當久了。而目前,第四代的展示概念則朝向,希望經由水中的生物、植物的體態、顏色,再加上水族箱,做一統合、調整,然後做為藝術展示的元素,例如,金字塔型的水族箱;不過,這可能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來設計。

建立生態水族箱時,我們可以參考自然界的自然演進過程,以取得水族箱的自然動態平衡;舉例來說,在大洋中,常有火山活動,火山爆發後形成了新生的島嶼,這塊新生的生態區,先是一些菌種落腳,然後是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然後才是動物,慢慢地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我們在建立生態箱時,也應循著這樣的角度來思考。首先,需先「養水」,沒有好的水質是不可能養好魚的;然後是缸中的砂子,砂中會有自然的細菌,可以處理魚兒的排泄及其他代謝產物,大約舖設68公分,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厚;接著才引進植物,最後才是動物。這和一般人,先把魚買回來才開始想缸子要怎麼養的觀念大異其趣。

 

 連結至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