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蛙叫 

(2003/09/10  AM9:30~10:30 播出)

來賓/陳王時 老師
(台北市野鳥學會的資深解說員/"台灣31種蛙類圖鑑"作者)

主持人/賴素燕(小燕子)

  我要收聽 (請調整至第30分鐘開始收聽,檔案格式為.asf,收聽期限至2003/11/08止)

 

 田間蛙蛙叫


小時候總以為青蛙是一種愛叫的動物,但其實,蛙類多只在繁殖季節才會出聲鳴唱,其他的時候卻不太愛叫;不同的蛙類鳴叫的季節不同,有些喜歡在春夏,有些只在冬季,而有些則全年都會鳴叫,所以,愛蛙的人士全年都不愁沒有蛙鳴可欣賞;不過,百分之七十幾的蛙類還是集中在春、夏季節中鳴唱。

蛙類只有公蛙會鳴唱,目的是在繁殖季節時,吸引母蛙前來交配;再加上蛙類視力不佳,屬於「弱視」,無法辨識形體,只能靠聲音來分辨;所以,聲音如果不夠雄壯,恐怕就難以獲得母蛙的青睞,也很難獲得繁殖下一代的機會。

由於一般人常見的虎皮蛙、澤蛙背部都是青綠色的,因此蛙類常被統稱為「青蛙」;但事實上,台灣的蛙類有五大科31種,包括蟾蜍科、樹蟾科(雨蛙科)、狹口蛙科、赤蛙科及樹蛙科,並不一定是青綠色的,外形、骨骼結構及生存機制都不一樣。

基於推廣生態保育的理念,台北市野鳥學會發行的口袋書,作者為本次節目來賓陳王時老師→

 

 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


一般人常將蟾蜍將青蛙分開,但事實上,蟾蜍也是蛙類的一種,屬於蟾蜍科,和其他蛙類不太一樣的是,蟾蜍具有耳後腺,會分泌毒液;且皮膚較粗糙、水份比較不易散失,因此在較乾燥一點的區域較具有競爭力,活動範圍也較一般的蛙類來得大。蟾蜍除了卵、蝌蚪期及繁殖季時,大部份都生活在岸上,台灣的蟾蜍有兩種,一為黑眶蟾蜍,一為盤古蟾蜍,前者在春夏繁殖,後者則在秋冬,好像具有某種默契似的,錯開了使用水塘的季節;同樣的,牠們所生存的海拔高度也有類似的默契,低於一千公尺以下的平原、平地多由黑眶蟾蜍統轄;而盤古蟾蜍雖從0到三千公尺都會出現,但在高山地區則比率大增。

許多人覺得蟾蜍既醜又噁心,但「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若非人們欺負牠,牠們是不隨便分泌毒液的,小心地摸牠、把玩牠都不至於產生危險;蟾蜍的毒液需吃進肚子裡才有毒性。

人類要保護生物物種,最有效率也最重要的是保護其生存的棲地。蟾蜍喜愛在開闊地活動,因此在橫跨馬路時,常被來往的車輛壓死,而成為一塊塊的「屍乾」;國外,在動物的棲地上開設馬路時,會在馬路的下方留有地下通道,國內也慢慢開始有了這樣的概念。

有別於以往重視動物個體或物種的保育觀念,現今更重視的是棲地的保護,例如荒野保護協會所進行的野地的保護,自然會有一群不同種類的生物會保留下來。

 

 蛙蛙的食衣住行


許多樹棲性的蛙類,其趾尖具有吸盤,可以吸附在岩壁或植物上;蛙類有雙大眼睛,但是上眼瞼很短,幾乎閤不上眼,而下眼瞼具有瞬膜,可以用來保護眼球;牠們的視力並不好,既非近視也非遠視,而是只看得見模糊形體的「弱視」,因此在自然狀況下,蛙類只會捕食會移動的獵物,那在養殖場人工養殖的青蛙怎麼會吃飼料呢?在早期,養殖戶是到市場搜集將腐壞的肉類,任其長蛆、孵化成蒼蠅來餵食青蛙;後來,養殖戶發現了新的方法可以「訓練」青蛙吃人工飼料;蝌蚪或幼蛙還生活在池水中時,浮在水面的飼料顆粒會順著水流移動,再加上蛙類的嗅覺不錯,會前來追逐移動中的飼料吞食,等牠們長大後登上養殖池岸的水泥坡地後,撒在岸上的飼粒顆粒會滾動,也會吸引蛙蛙來吃,所以和牠們在自然情況下進食的條件其實是差不多的。蛙類進食的方式有兩種,如果獵物的體型較小,就用長長的舌頭反黏入口中;但如果體型過重,黏不動,也可能跳到近處張開嘴巴撲食;大致上,只要是體型大小放得進口中的,都可能成為蛙類的食物,因此不管是在自然界或是養殖場內,都有同類相殘、以大吃小的情形;也因此,外來種牛蛙的體型這麼大(嘴巴當然也大),可以一次吃下十幾隻的澤蛙!對本土的蛙類危害甚巨!

蛙類的腹部趴伏在地上,可以感知到地表的振動及大型物體的靠近;不同的蛙類具有不同的防禦機制,例如就地趴下、裝死、把身體鼓脹嚇人、尿尿(其實沒有氨的成份)等。

許多小朋友喜歡養蝌蚪,卻發現成蛙不好養;原因是成蛙要吃活體,而蝌蚪只要刮食附在水中物體表面的藻類就可以了。養蝌蚪,很重要的是不需要經常的換水,太乾淨的水質反而不適合牠們;一旦長成小蛙後,最好趕緊放回大自然的環境中。

蛙類「住」的地方是很多樣化的,有些住在樹上,有些在池邊、溪邊,有些蛙類住的地方會有所變化,例如褐樹蛙平時棲在樹上,繁殖季時就會下到溪邊來;有些蛙類會挖洞,部份是為了繁殖用,例如台北樹蛙、豎琴蛙的公蛙會挖個小泥坑,並在坑邊鳴叫,等待母蛙前來交配;另外有些是為了避免過於乾燥的環境,挖個小洞並蟄伏其中,等到下雨時再出外活動。

 

 連結至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