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台灣土產的第一顆小行星(2003/01/12)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為了有一良好觀測星空的環境,特在中部玉山附近成立了「鹿林山天文台」,經過十年的設計規劃和基礎建設,在2001年開始參與「中美掩星」觀測計畫,以搜尋海王星附近的小行星。20029月更安裝了德國製造,口徑一公尺高性能的天文望遠鏡,目前還在進行測試的工作,預定今年一月起配合國際聯合計畫,展開天文觀測研究所。有幸的是在測試期間,兩位中央大學的研究生張智威與陳秋雯,在去年1125日利用此台灣地區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時,無意中在白羊座內發現有個亮度極暗的天體緩緩移動,兩人經過比對小行星資料庫,發現當時該處應當並無任何小行星的出現,認為很可能是一顆未曾發現的小行星。因此中大研究所在1129日,正式通報「國際小行星中心」,經過該中心連續幾天的追蹤觀測,去年126日完成確認程序,這顆當時位在白羊座的小行星為一新的天體,正式編號為 2002WT18,並登入國際小行星資料庫,而為小行星大家族的成員之一,由於這是鹿林天文台開台以來第一個重大的發現,因此特別命名為「鹿林一號」小行星──國人第一個新發現的小行星終於誕生了。

圖中左方為新發現亮度約20等的「鹿林一號」小行星  (Lulin 1 ),右方則為另一特洛伊小行星

所謂的小行星主要指運行於火星、木星之間,體積較小的天體,由於它圍繞太陽公轉運行,所以在定位上屬於行星,但因直徑小,故特稱為小行星。第一顆小行星發現於十九世紀的第一夜,1801年1月1日的晚上,由義大利西西里島的皮亞濟神父所發現,當時他為了編製恆星的目錄,在其天文台從事觀測時,記錄到一顆星體的位置,但到了第二天再度觀測時,卻發現它明顯發生位移的現象,像這種「緩緩移動的天體」,就顯示了它並非遙遠的恆星,而是屬於我們太陽系內的天體。這第一顆小行星,也就是目前已知最大、直徑 918公里,以西西里島守護神為名的「穀神星」,它距離太陽平均為 2.77個天文單位(註:一個天文單位指地球至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一億五千萬公里),以每隔 4.6年的時間,公轉太陽運行一周。天文學家認為穀神星應該是一圓形的球體,因為有許多直徑較小,僅有一、兩公里,甚至幾百、幾十公尺的小行星,它們根本就是一座小山,甚至只是一塊「大石頭」,緩緩地在太空中飄移。

伽利略太空船所攝長52公里,不規則狀的小行星「依達」→

根據天文學家估計,可為地面望遠鏡所觀測到的小行星,估許約有十萬個之多,如果其中有一個「公里」級的小行星,運行到地球附近,當受到地球強大重力的吸引而「K」向地球時,嚴重時就會造成「地球生物滅絕、人類文明結束」的世界末日──以往在電影中才能見到的情節,終於發生在真實的現實社會,對於這些可能威脅萬物生存、地球潛在的殺手-近地小行星,美國國防部已將其列為「人類最大的敵人」。

目前軌道確定,有正式編號的小行星約有八千多顆,其中大陸北京天文台發現一千七百多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也發現了一千多顆,其中有一百多個已獲得國際永久編號及命名權,由此可知大陸天文觀測之「勇猛」,我們台灣地區的天文雖然較為「謙虛」,然而總算也跨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這次所發現的鹿林一號小行星,其大小只有一到兩公里,因此星體上的陽光反射到地球時已非常微弱,只有夜空中最亮恆星的億分之一而已。目前國際上巨無霸級的天文望遠鏡口徑都在八至十公尺以上,鹿林台的一公尺望遠鏡對其而言,性能上相差一大截,但可貴的是學子能運用自己的「小」儀器,實際透過「親自操作、精細觀測、查覺疑點、進行比對、迅速通報」等作業程序,加上老天爺所賞賜的運氣,而能有這樣的成果,實在是值得可喜可賀而令人振奮。希望未來鹿林山天文台,能繼續「生產」出更多新生的彗星、超新星甚至是其它特異的天體,而繼鹿林一號之後,還有鹿林二號、三號等後代,讓台灣的星光也能稍微地照耀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