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TOM.GIF (4643 bytes) 為什麼鋼筋架好,要放到生鏽才能蓋房子??是要讓它生鏽還是不要?? (台北市/明德國小/六年級/陳映潔)  

田 園 老師: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在台灣,工地裡常見的鋼筋屬於3號以上的「竹節式鋼筋」,外觀有點像竹子,表面還有花紋(2號以下的鋼筋表面並無花紋),這些都是為了增加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握裹力」(這是建築力學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其實其根源就是來自於「摩擦力」),鋼筋和混凝土之間若「握裹」的愈好,則蓋出來的房子就愈堅固。

而你提到的現象,是在台灣傳統工地中的一個「說正確,也不正確」的觀念,有些老師傅錯以為生了鏽的鋼筋和混凝土之間可以結合的更緊密,因為,「表面上」看起來,生了鏽的鋼筋表面比沒有生鏽的鋼筋來得更粗糙,「想當然爾」可以增加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摩擦力;於是這樣的觀念就這樣-師傅教徒弟,徒弟教徒孫….-如此代代相傳了下來。

但是,這個方式若沒有遇到很大的外力搖撼還好,一旦大地震來了,就顯得經不起考驗;在大地震之後,我們檢查過許多被地震摧毀的建築物,其剝落下來的混凝土塊與鋼筋之間的交接面,仔細看看,常會帶有一層黃褐色,這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生鏽了的鋼筋表面的氧化層。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裡所謂的生鏽,就是鋼筋的表層被空氣中的氧氣所「氧化」,形成了一層氧化層,這層氧化層的確是增加了鋼筋的粗糙程度,表面上看來可以和混凝土「握裹」得更好,但實際上,這個現象就像我們要抓住一個人,卻只是抓住了他的「衣服」,而不是抓住他整個軀體,就算抓的再牢,只要外力大到某個強度,這層「衣服」就和與軀體分離或斷開來;抓住了「氧化層」的混凝土,真的遇上了像921大地震這麼強大的外力時,就會「剝」落下來,使得內部沒有被氧化的鋼條裸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