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TOM.GIF (4643 bytes) 為什麼食物要由小腸進入大腸?而不是大腸進入小腸呢?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結構?另外在我們體內分泌的(酉每)在幫助消化後要走到哪兒?被排出還是被吸收呢?如是被吸收又是在哪兒吸收呢? (香港/././達)  

小胡桃姐姐:
 
這個問題有點像是在問說:「為什麼我們要先念一年級再念二年級,而不是二年級念完再念一年級呢?」

人體的食物由口進入,由肛門排出,只有一條道路可走,我們稱其為「消化道」,消化道上每個階段各有不同的構造和工作,小腸和大腸是我們為了方便所取的名稱。食物由胃液分解、研細之後,來到小腸這一段,大部份的養分在此被消化和吸收,小腸的管徑較小且長,所以能夠增加與食物充分接觸、吸收的表面積。食物的營養在小腸階段被吸收的差不多了,剩下無法吸收的纖維素、其他殘渣和水份,進入大腸階段,大部份的水份會在此被大腸吸收(水份必須到最後階段才回收,因為在前段中營養素的消化和被吸收,都需要水份充足的環境),大腸的外形較粗短,因為食物渣在此「不宜久留」,否則水份會過少,使得食物的殘渣變得太乾、硬,不易排出。

人體的(酉每),或稱酵素,種類有很多,每種的生命週期也都不同;有些在使用後,仍可回收再利用,有些則被分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