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活動

 

  大陸飄移說

一位年輕的科學家韋格納(其實他是研究氣象的)在1912年提出這個假說,雖然在他之前也有科學家發現南美洲的東海岸和非洲的西岸,能像拼圖一樣的拼在一起,可是韋格納卻認真地找到許多證據,終於正式提出他的想法:地球上的陸地原來都在一起,後來才分裂飄移到現在的位置。不過,這個學說因為找不到使陸地飄移的力量,而被人們擱置起來,但還是很有學術價值。 

  海底擴張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科學家們對海洋的探測獲得許多新知,發現大西洋中線的底部,有連綿的大山脈,叫中洋脊;在它的頂峰位置有玄武岩不斷冒出來,形成新的海底,而舊的海底緩緩向大西洋兩側移動,最後隱沒入大陸邊緣深處。科學家海斯於1962年正式提出這項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

「大陸飄移說」被冷凍了50年之後,能不能因「海底擴張學說」找到動力的根據呢?結果仍是不能。「大陸飄移說」只注視陸地的動靜,而不關心海底;海底擴張學說」只看著海底,而不管陸地。由於科學家對火山、地震、地磁、地球內部等知識的進步,終於融會貫通,提出了「板塊構造說」。

「板塊構造說」跳脫大陸和海洋的門戶之見,重新了解地球表面的構造,用板塊的活動,不但圓滿解釋了大陸飄移和海底擴張,更說明火山、地震、造山運動等的成因。

「板塊構造說」的精采內容如下:

(1) 怎樣找出板塊的界限?

把世界各地發生地震的地點標示在世界地圖上時,會發現它們都分布在一些狹窄的帶狀地區。這些帶狀區域就叫全球地震帶。這些地震帶把地球表面劃分出七個大區域和十幾個較小的區域,每個區域便是一個板塊。所以,地球上有七個大板塊和許多小板塊

如果我們改以火山(陸地及海底火山)來標示在世界地圖上,所得的結果和用地震點一樣。

(2) 板塊是不分海陸的

板塊可能幾乎全是陸地,例如歐亞板塊;也可能全是海洋,例如太平洋板塊;也可能既有陸地也有海洋,例如印澳板塊。

(3) 板塊比地殼厚嗎?

地殼板塊平均只有35公里,板塊卻有50∼150公里厚,浮在一層叫做軟流圈的地函物質上。受地熱的對流帶動,能緩慢的移動。

(4) 板塊邊界動亂多:

兩個板塊相接觸的地帶叫板塊邊界,兩個板塊相對運動,使邊界張裂聚合錯動

 

  板塊與地質現象

(1) 褶縐山脈是怎樣來的?

板塊與板塊互相推擠,使在邊界地區的岩層產生褶皺,或形成褶皺山脈。也能使岩石發生變質作用,例如台灣東部的大理岩、蛇紋岩。

(2) 地震和板塊有關嗎?

板塊邊界的相對運動,使地下岩層斷裂,引起地殼的震顫便是地震。火山爆發、隕石撞擊都能引起地震,但仍以斷層地震為最多。

(3) 火山和板塊有關嗎?

當一個板塊的邊緣,沒入另一板塊邊緣之下時,因為岩石在深處受高壓高溫作用,便熔融成岩漿;這些岩漿從板塊邊緣帶冒出來,就成為火山。像環太平洋火山帶便是這樣形成的。

從板塊學說,我們知道地球剛硬的外表,是由許多大小板塊拼成,在可以緩慢滑動的軟流圈上,暗暗較勁。像台灣島,便是菲律賓海板塊的推擠,把歐亞板塊邊緣沈積岩抬升而成的;所以褶皺山脈(像中央山脈)變成南北方走向。

雖然,陸地表面被風化侵蝕,高山早晚會被削平,深谷早晚會被填滿,但是請放心,地球不會變得平淡無奇,因為板塊正不停暗自用力,為我們再造高山峻嶺,使得我們的地球永遠高低起伏,有壯麗的外貌!所以我們可以說:地球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