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蘇盛雄

 

近年來在台灣,有一種動物常被人類拿來比喻沒有自己房子居住的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無殼蝸牛」。「無殼蝸牛」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呢?恐怕知道的人並不多。有些人偶爾看見牠們,卻不大了解牠們;有些人以為牠們是吸血蟲,怕牠們「會吸人的血」,就拿大把的鹽巴撒在牠們身上,企圖將「無殼蝸牛」溶解或殺死。這可真是奇怪的行為呀!

無殼蝸牛正式的名稱該叫做「蛞蝓」。牠們和許多的貝類和蝸牛同樣是腹足綱的軟體動物,只不過是蛞蝓在演化的過程中,為了要適應生存環境,原有的殼逐漸退化變小或者消失了,所以才被人們稱為「無殼蝸牛」。

在台灣,因為本土的蛞蝓種類不多,而且大部分的蛞蝓只在夜裡才活動,所以認識牠們的人並不多。不過,有兩種蛞蝓族群龐大,遍布全台灣,只要你仔細留意,不難發現牠們的蹤跡。以下就簡單介紹這兩種台灣最常見的蛞蝓。


雙線蛞蝓                                                                                                                    

「雙線蛞蝓」普遍生存在潮濕多雨的地區。牠們體色灰黑或灰白,體長約有三公分到八公分,有兩對較短的觸角。通常在夜裡活動。雨後,在潮濕長苔蘚的樹幹或石頭上,不難發現牠們的蹤影。這時候,是最佳的觀察時刻,可千萬別錯過。

在樹幹上爬行的雙線蛞蝓 雙線蛞蝓爬過所遺留下的涎液痕跡

但是,可別拿鹽巴撒在牠們身上呵!「雙線蛞蝓」外表十分濕粘,爬行時又會分泌大量涎液,看起來有點噁心,有人也稱牠們為「鼻涕蟲」。其實,這正是「雙線蛞蝓」自我保護的最好方法。

 


皺足蛞蝓                                                                                                                    

「皺足蛞蝓」體色黑而寬扁,摸起來感覺較乾躁。有一個小朋友看過「皺足蛞蝓」之後,告訴我說:「皺足蛞蝓」看起來就像外波醃製的「陳年醬瓜」。這個比喻可真有趣!

「皺足蛞蝓」分布也很廣,幾乎全台灣的丘陵地和平地都有牠們的蹤跡,不過還是要在天黑以後,才容易看得到牠們。一般來說,都市中的社區路旁、庭院附近、公園裡、校園中,都是觀察的好地點。                                        →兩隻皺足蛞蝓    

蛞蝓家族,除了少見的「背盾蛞蝓」體內還有一塊骨板之外,其餘的都是徹頭徹尾的「軟體」動物。平時只要你用點兒心,找個雨後黃昏,或是潮濕的夜晚,就不難發現牠們的蹤跡。不過,可別傷害牠們,也別任意抓牠們。雖然蛞蝓是草食性動物,對我們完全無害,但是牠們生活的環境有些較不乾淨,萬一抓了牠們,可千萬記得要把手洗乾淨呵!!